燃烧器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燃烧器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日美汇率谈判的历程与教训

发布时间:2021-10-20 18:57:33 阅读: 来源:燃烧器厂家

日美汇率谈判的历程与教训

日美汇率谈判的历程与教训 更新时间:2011-2-25 10:41:38   二战后,日本经济迅速崛起,对美出口快速增加导致日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。20世纪80年代初,美国针对日本实施了一系列旨在限制日本对美出口的措施,但日美贸易顺差问题并未得到缓解。于是,美国将矛头转向金融领域,要求日本开放资本市场和日元升值。双方通过一系列的谈判,最终达成“广场协议”。

一、日美汇率谈判的背景

日本的崛起和对美贸易盈余的大量积累

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,日本在“科技兴国”和“战略兴国”的号召下快速发展,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。日本经济的腾飞对美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。

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迅速提高,日美经济摩擦涉及的领域逐渐扩大。从纺织品开始波及到钢铁、家用电器、电信产品、汽车及其零部件、半导体、农产品等几乎所有重化工业品。70年代末开始,美国要求日本在多个领域自动限制出口。然而,自动出口限制并没有明显改善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。1983年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到462亿美元,已经接近美国贸易逆差总规模的40%。

美国经济滞涨和美元升值

与此同时,美国国内经济正经历滞涨。1979—1980年的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导致美国能源价格大幅度上升,美国经济陷入了通货膨胀,增长乏力。

为了重振经济和缓解通货膨胀,美国政府采取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。美联储连续三次提高利率,官方利率已经超过10%,市场利率也一度达到20%。高利率使得对美元的需求大幅增加,大量资本流入美国,美元的汇率开始飙升。从1979年底到1984年底,美元汇率上涨了约60%。美元升值严重削弱了美国出口的国际竞争能力,美国的出口企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出口受到了沉重的打击。

二、日美汇率谈判的大事件

在上述背景下,仅依靠日本的自动出口限制已不能扭转美国贸易逆差,因此美国把矛头转向资本市场。此时,日本的金融体制还比较封闭,政府对资本市场管制严格。美国财政部和华尔街的金融家们因而建议里根政府,逼迫日本实施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改革。

“摩根报告”的推出

20世纪80年代初期,美国政府各部门一致认为,必须在美元和日元汇率上采取必要的行动,以减少美国对日本的庞大贸易赤字。但真正促使美国国会和政府下决心采取行动的导火索是一份被称为“摩根报告”的文件。该报告以《美元日元的矛盾——现存问题和解决方案》为主题,阐述了美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困境,总结了当时美国对外经济关系的三个特征:自1980年底以来美国的经常项目收支状况迅速恶化;美元的市场行情尤其是对日元比价急速上升;美国对于美元行情并没有采取积极的政策,导致了美国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急速下降。该报告提出了11项解决对策,具体内容如下:

两国政府承认问题的存在,并发表愿意相互协助解决问题的共同声明。

美联储在公开市场上购入日元。

日本政府将以美元支付的外汇准备金的一部分兑换成日元,金额与美联储在公开市场上购入的日元相等。

为遏制外汇行情的暴涨暴跌,两国要携手进行干预。

日本政府的海外贷款,到账后要直接兑换成日元。

日本要大幅提高用日元支付的进口货物的比例,增加世界对日元的需求。

日本实施的行政指导意见对新的《外汇管理法》形成了障碍,要予以废除。

废除可能抑制日元需求的其他人为措施。日本应事先明确将要采取的特定步骤,具体为1)废除存款、公司债、国债的利率管制;2)短期贷款、票据、债权回购、CD等短期金融商品的交易管制要予以废除,扩大短期国债市场;3)废除日元兑换管制;4)停止对外国投资者的盈利课税;5)废除面向欧洲的债权发行管制;6)日本政府要采取措施,建立面向国外投资者的期权自由交易市场。

日本政府应将更多的节余用于住宅市场。

对于外汇储备总额在1000亿美元以上、却并不持有日元的国家的中央银行,日美两国要共同采取行动,鼓励他们卖出美元,买入日元。

IMF要总结目前的日元美元矛盾,提出整改方案。

在上述措施中,最重要的是第八项,其核心是迫使日本实现“金融自由化,日元国际化”,从而彻底“清除抑制日元需求的人为因素”。在美国政府看来,如果日本开放其金融与资本市场的话,日元资产的魅力就会增加,日元也就会随之升值。

日美领导人共同声明的发布

1983年11月,日美领导人发表了共同声明,明文规定了推行日本金融市场自由化和日元国际化的措施。其中包括废除了期货的实需原则、废除了指定会社制度、放宽了定期存单的发行条件以及放宽欧洲日元债券的发行条件等,具体内容如下:1984年4月1日,废除外汇期货交易的实需原则;为打开用外币结算的公债的发行通道,向下一期国会提出相关法案;考虑建立日本票据市场;从1984年1月1日开始,努力将定期的发行单位由现在的5亿日元降为3亿日元;从1984年4月1日开始,努力扩大单一银行的定期发行额度;从1984年4月1日开始,对本国人放松欧洲日元债券的发行指导;对外国人持有的欧洲债权的收益预付税款,充分考虑适度原则。

虽然美国的要求并没有得到全部满足,但日本已做出了相当大的让步。此外,日本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,如要求美国解决日本企业在美国的双重纳税问题,要求美国在削减财政赤字上拿出更实际的行动,等等。但是,与日本方面的各项措施都设定了具体实践和措施相比,美国对以上问题仅停留在形式上的努力。

日元美元委员会六次工作会议

日本政府非常重视美国的金融改革建议,因而与美国共同设立了一个日美间日元美元委员会,推动日本金融自由化和日元国际化。日元美元委员会在1984年先后召开了六次工作会议,于当年5月30日达成报告书。该报告书分为六章,以美国方面所关心的事项为主,主要包括金融资本市场的自由化、外国金融机构对日本金融资本市场的参与、欧洲日元的投资和银行市场的发展以及直接投资等四个方面内容。

日元美元委员会报告书对日本而言就是“黑船到来”。尽管日本按美国的限制对本国的金融资本市场进行了很大的改革,但效果却不理想。到1985年2月,美元依然处在高位,并且美国的贸易赤字依然在扩大。

广场协议的形成

1985年伊始,美国对日政策随着新财长的上任而发生转变,主张通过政策干预的方式来调整日元美元汇率,并一再给日本施压。这种基调促使广场协议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进入了筹备阶段。9月22日,美、英、德、法、日五国财长会议在纽约广场饭店召开,达成了三点共识:变强势美元为弱势美元;对经常项目的收支不平衡进行政策干预;反对贸易保护主义。具体目标是通过市场干预把1美元兑换242日元下降到1美元兑换200日元左右。在政策干预资金方面,最终协商决定,美国和日本各负担30%,德国负担25%,法国负担10%,英国负担5%。

“广场协议”的签署揭开了日元升值的序幕,美国通过“广场协议”与参会诸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,稳步有序地推动美元对日元的贬值,旨在打击自己的最大债权国。

成都灭老鼠公司

珠海废旧电缆回收公司

检验隔离温室